昨日,记者从市城改办获悉,在对浙江“三改一拆”进行深入调研,学习、借鉴具体做法后,市城改办制定“三推两创一升”工作措施,通过推进货币化安置、治理违法建筑,将国有工矿旧厂区及企业周边非棚房纳入改造范围等举措,努力实现我市城棚改转型升级。
在“三推”工作中,2017年,将扎实推进货币化安置、违法建筑治理、71个项目改造。针对目前贷款项目提款慢、用款慢的实际,市城改办会同政策性银行及市城投等部门,加快放款、用款速度。同时,进一步加强货币化安置政策的宣传和培训,积极推行“房票”等棚改货币化政策,用好用活货币化安置中省奖励政策。
对城棚改项目中存在的违法建筑,按照“拆、罚、补”的方式进行治理。对不符合规划条件的坚决拆除,对改变规划设计条件但能整改到位的坚决处罚,对整改到位后的改造项目要求及时补办相关建审手续。
将采取向各区下达改造目标任务和签订责任书的方式,加大政策性银行贷款和利用城棚改专项资金给予项目补贴的力度,彻底解决“骨头”项目推进难的问题。
在“两创”工作中,为加快推动我市国有企业棚户区改造和“品质棚改”建设,按照捆绑式连片改造的思路,积极创新影响到区域整体规划的国有工矿旧厂区及企业周边的非棚房改造方式,一并纳入综合改造范围,从而提升城市化水平。
针对城棚改工作中存在的手续办理相对滞后、改造资金缺乏、回迁安置滞后等突出问题,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加大协调力度,出台相关政策,确保问题尽快化解。同时,突出宣传利民惠民政策,充分调动棚户区居民的积极性,使棚户区改造这一惠民工程得到全社会的理解、关心和支持,为棚户区改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一升”工作,旨在努力提升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品质。通过腾迁二环内土地和对三环周边产业发展和布局等方面的规划,实现产业引领发展方向,使改造后的区域与业态有机结合,切实提高项目定位、品质和效益,为“品质西安”建设打基础、谋长远。